大湳森林公園—悠閒下午的好去處


0

炎炎夏日就快到了。

不想在家昏昏欲睡,來個健康的新選擇吧。

位於桃園市八德區的大湳森林公園,2023年正式開園;

除了適合健走的步道、可以大口呼吸的清新空氣,

眼裡迎來的,

屬於大自然的鮮翠綠意與斑斕色彩, 更是在都市裡不可多得的景色。

走近公園一隅,濃濃的文化氛圍襲來。

原來,

是設立於大湳森林公園內的

八塊厝民俗藝術村。

走進八塊厝民俗藝術村,會看到具有剪紙風格的生、旦、淨、丑等等雕像。

藝術村裡共有四個展覽場館。

分別是語言推廣館、表演藝術館、民俗節慶館、工藝文創館。

語言推廣館裡,介紹了八德區的語言分佈及源流。

台語小學堂,可以讓孩子坐在學堂裡感受一下閱讀的樂趣

在表演藝術館內舉辦的「尋找八德DNA」展區內,有懷舊的照片及陳設。

表演藝術館陳列著台灣傳統戲曲的各種樣貌,有皮影戲、布袋戲、歌仔戲等等,還可以讓孩子親自動手玩玩看。

民俗節慶館,則是眾神大集合,在觀展之後,希望可以將滿滿的福氣帶回家。

工藝文創館,除了展示傳統藝閣之美,還有販賣部,可坐下來杯飲料或帶個可愛的紀念品回家。

如果是週末,

場館外的紅磚道上,還有各具特色的小市集攤位聚集;

手工藝品、咖啡甜點、二手服飾…

假日市集

運氣好的話,

還能遇上歌手演唱。

這時,點上一首你愛的歌,手上一杯精品冰拿鐵,

坐在觀眾席上,好好享受屬於自己的午後時光。

出發吧,

在大湳森林公園裡,與自己來個優雅的約會。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成功的反思


0

聽過這個笑話嗎?

一個爸爸指著便利商店裡忙得不可開交的店員,對著不愛念書的兒子說:「你再不好好念書,以後就會變成這樣。」嚇得兒子立馬收拾玩心,乖乖念書…

一點也不好笑。

在教授「中國魏晉的世族」這段歷史時,除了分享很多當時這些「世家大族」的故事,讓國中生了解這群古代的「社會菁英」到底有多麼囂張;也請孩子們去思考一下:現代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,有沒有「階級」的分別?

國二學生應該還不太會接觸到社會最現實的一面。於是,很多人都在學習單上寫著「現在社會上已經沒有階級,每個人都有機會往上爬。」但是,也有一些學生已經感受到在「人人有機會」的表象下,「就是有些人的機會比別人多很多。」

邁可·桑德爾所著的《成功的反思》,針對美國社會「才德至上」的主流思潮進行一番深刻的探討。看完之後,我覺得被點醒了。就好像一隻魚,某一天突然就發現了水的存在。

書中提到,美國近年來的歷任總統,總是推出以「美國夢」為概念的政策。不斷地向民眾強調:美國是一個平等的社會,只要你肯努力,就可以成為「社會菁英」。

這樣的政策所傳遞給民眾的價值觀,看起來很正面、很熱血,但根本無法解決真正的美國的社會問題。撕裂美國社會的最大凶手不是「貧富差距」,更具有殺傷力的是:社會上瀰漫「才德至上」的觀念,正在踐踏勞工階級與經濟弱勢族群的自尊。

一樣是辛苦的工作,但在社會制度不健全(例如薪資結構扭曲)的情況下,勞工階級卻不得不接受較低的薪資。

無能為力的美國政府,既然做不到大刀破斧式的改革(光是華爾街的混蛋就搞不定了),為證明自己有在努力解決問題,就只能著手做比較容易的「教育建設」。一味地標榜,政府已經將「受教育機會最大化」。

如此一來,在美國的每個人民,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。既然起跑點是一樣的,理所當然,只要夠努力,就能成為社會上層(無論是經濟或地位)的菁英份子。也就可以更加理所當然地享受白花花的銀子(即使那是內線交易得來的)以及崇高的社會地位(即使只是一個「靠爸族」)。

於是,這些上層菁英人士不但擁有了實質的經濟優勢,在這種「才德至上」的論述下,還多了一個閃亮的光環:我們是夠努力的人,所以配得上這樣的財富及這樣的權勢。言下之意就是:

「你們(勞工階級)不配!」

這樣的社會價值觀,怎麼可能讓上層階級與勞工階級和平相處下去?

作家林立青為這本書寫了一句評語:

「這本書批評的是美國,但每一點都可以拿來看待台灣。」

還記得,開頭那個故事嗎?

我想,有那種想法的爸媽應該很多。

我是其中一個。

因為我們都清楚,這就是現在的台灣。

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,領著與付出勞力不相襯的低薪、還要忍受「就是不努力念書才淪落成這樣」的歧視眼光。

終於有愈來愈多的學者注意到這個現象,透過著作向普羅大眾大力破除這種迷思。

衷心希望,台灣的新生代,不要再被這種「才德至上」的神話給繼續洗腦下去。以至於忘了:真正根本的問題,政府還沒解決。

只可惜,這本著作沒有早點出現。

如果早個十幾年,是不是台灣的教育政策會不一樣?

不用看著大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,

現在還得看著它們如地震後的危樓,一座接一座垮掉?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寫作吧!你值得被看見


0

每本談寫作的書,都充滿了作者的個人特色。

例如《狂野寫作》。娜妲莉.高柏陪著我們,透過手上的筆,勇敢深入心靈荒原。寫作,猶如打一場禪七。

陳立飛的《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》,風格與作者的名字相彷。

似乎能看到他站在風口上,搖旗吶喊:上啊!上啊!別錯過這個可以寫作變現的好時代!

字裡行間充滿了激情,還有能博人眼球的技術乾貨,催促著我們走上寫作這條絕對不會後悔的路。

《寫作吧!你值得被看見》是蔡淇華老師–一個熱血卻又憂心忡忡的文學老師–想方設法要孩子們動手寫作。於是,決定動起手來「搭鷹架」,期待在他的努力之下「等學生蓋出高度後,就可以撤離鷹架。」

從〈覺察力〉、〈現場力〉、〈五感力〉一直到最後一篇〈關聯力〉,,總共多達四十篇的寫作技巧,就是他為現在的中學生所搭的寫作「鷹架」。

篇數雖多,但每一篇都聚焦於單一主題,透過他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展開主題。

而且,內容很迷你,在還沒來得及分心前,就讀完了。

今天的筆記是節錄自書裡的第二篇〈現場力〉。

面對寫作,學生常不知如何下手。但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忠懇的建議:

就從自己的生命長河裡去撈出題材吧!

也許是珠玉,也可以是糟粕。

即使是再不堪的過去,透過書寫,也能發出新的光芒,

照亮自己內心,也能溫暖讀者。

以後,可不能再說沒題材可寫了吧?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我為何寫作


0

如果有人問我,最喜愛的外國作家是哪一個?

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:

喬治·歐威爾。

即使我只讀過《動物農莊》,還有半本《1984》,卻早就被他犀利的文采所折服。

在散文作品集《我為何寫作》(五南出版)裡,喬治·歐威爾剖析了自己過去的作品,得到了一個結論:

「只要缺少了政治性動機,我的作品就會毫無生氣。」

因此,當他分析當時(1945年)的大英帝國,語言的發展正在走下坡的問題時,他認為這不是單純的語言自然發展,背後與政治、經濟脫不了關係。

例如,政府為了用「婉轉」的語言包裝看來不可行的政策,總是儘量走迂迴路線。向人民宣達時,也總是「用冗長滯怠的詞彙與諺語去填補,宛如烏賊噴吐墨汁的障眼法。」

他衷心提倡,若要改善當前英國政治的亂象,就要從覺察這些模稜兩可、不明所以的文字開始;改用精簡的、明確的、真誠的語言來表達。

因為當人們透過精確的用語來表達個人的想法,思維才能更清晰。有清晰的思維,「正是邁向政治革新必要的第一步」

試著用喬治·歐威爾的檢視角度,去仔細看看政壇名流,

你可能會發現:

官員們講話還真是有學問呢!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在婚姻裡,孤獨


0

婚姻不是墳墓,它只是一個「洞」

最近看完了陳湘琪主演的電影《修行》。

電影裡,陳湘琪是一個家庭主婦,丈夫則是一家公司的中層主管。這個男人,除了瞄向美女裙底風光,其他時間裡,眼神永遠空洞,靈魂不在家。

他們倆唯一的兒子,即將要和懷有身孕的女友步入禮堂;所以,夫妻之間,除了兒子婚禮的籌備、以及提醒要帶狗去看獸醫,沒有多餘的對話。

這個家,一塵不染。窗檯上有深藍色玻璃水瓶,牆上有曼陀羅掛毯,椅背上則垂放著一串又一串的念珠及佛牌。

電影一開頭,家庭主婦正專注地閉眼聆聽,「大師」(樊光耀飾演)則聲如洪鐘地喃喃唸著:

「走進這個深淵、走進這個深淵,臨淵注視!」

這句話,大師重覆了好幾次。這個家庭主婦的呼吸也開始變得急促。腿一軟,瘦弱的身子就倒臥在草地上…

托爾斯泰在小說《安娜卡列妮娜》的開場白說:

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」

但是,怎樣的婚姻才算是幸福?

誰說了算?

開頭重要,還是結尾漂亮才能稱之為幸福?

我想起有個作者,好巧不巧,在她的書裡也將婚姻比喻為

「一個山洞」。

那就是羽茜所寫的《在婚姻裡孤獨》。

任誰都曾經懷疑自己不適合婚姻吧。

當摩擦日益累積;每天除了吵架,就是冷戰。眼看自己的婚姻如同斷垣殘壁,輕輕一碰就會全盤皆垮;看不到改善的希望,卻又沒有離開的決斷力。

於是,這場婚姻裡,除了無力感,又加上更多的罪疚感:自己就是個失敗者,一個沒有勇氣離開的失敗者。

《在婚姻裡孤獨》,書的名字,很療癒;

好像在婚姻中無處可說的苦,就這樣被一個陌生人給理解了。

《在婚姻裡孤獨》,並不是一本婚姻教戰手冊,教導我們如何駕馭丈夫(或者應該說「與伴侶好好相處」);也不是吐嘈大會,陪我們一起同仇敵慨地痛罵男人。用感性的言詞,作者分享她在婚姻中觀察到的理性事實。

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事實就是:

婚姻生活一定會讓我們感到痛苦。

因為在婚姻裡所發生的一切狀況,和我們的預期不可能完全相同。

許多在婚姻中面臨的難題,包括感情的淡化、育兒的衝突、甚至性關係的不合,沒有任何一項,是步入結婚禮堂前的情侶,能夠預知並掌握的。

面對這種情形,我們若不冷靜地理性思考、抽絲剝繭,不但可能糊里糊塗地往痛苦裡鑽,更可能糊里糊塗地就一手將它結束。

可惜,沒有人能告訴我們正確的答案。

甚至,我們也會漸漸發現,

「正確」是個令人疑惑的詞。

同樣一件事,變愛時認為是對的,在婚姻裡卻成了致命的錯誤。

再來,另外一個事實:

婚姻與戀愛,最大的不同就是:

在戀愛中,我們可以盡情做自己–分手即使痛苦,卻相對單純–

可是,在婚姻的狀態裡,兩個人在物理上來說,就是被綁在了一起。猶如兩個原始人「關在一個山洞裡」。

如何在這個山洞裡生活?有千百種選擇(當然也包括「走出山洞」這個選項);如何面對、如何溝通,以及要如何做決定,都在考驗著人的意志與信仰。

看這本書,如同與一個心理諮商師面對面坐著,她的眼神充滿了溫柔,言語卻理性而堅定:

當你問「婚姻是什麼?」其實在問的是另一個問題:

「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?」

重新拿起這本書,也有了一些不同的體會;

書中有些描述,都體驗過,也具體知道那些感覺。

慶幸的是,

都挺過來了。

雖然不可能沒有任何遺憾,

至少,現在還能在這個小小山洞裡,

手牽著手。

偶爾,細數著過去的不懂事、坦承自己和對方都有點傻。

這也是一種幸福,不是嗎?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極簡閱讀


0

一直都很羨慕那些

兩三天就能把書看完的人。

自已不但讀得慢,

而且讀完之後,

經常忘。

認真做筆記、畫重點、設計心智圖。

但總是

「聽聽激動,想想感動,回去不動」

回到生活中,

這書,

好像也沒起什麼作用。

隨著看更多「如何學習」的書,

「資訊焦慮」也更多了。

這本書–趙周所寫的《極簡閱讀》(今周刊)–

提點了我們一件事:

成人的學習與在學校時期目的是不同的。

因此,

實用類閱讀,「重要的不是記住,

而是能夠將知識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。」

在談應用的技術之前,作者闡述了一個「驚世駭俗」的觀點:

沒有必要讀完一整本書。

他認為:

「在任何一個領域、任何一本書中,都有你能學習的知識,但是其中也有相當多的知識是你不需要學習的。」

也就是說,只要找到書中有價值的部份,並能真正運用於生活中,進而對人生造成改變,閱讀才有意義。

作者舉了一個例子(出自湯姆·彼得斯的《追求卓越》)來說明他的觀點:

「別忘記寫感謝卡,這句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忠告。如果你銘記在心,現在就可以把這本小書扔進垃圾桶。」

這作者(湯姆·彼得斯)是不是很棒?

他已經幫讀者做了一個總結,

讀者即使忘記前面寫的內容,但一定會記得:

「別忘記寫感恩卡」

受到啟發的我,漸漸不再覺得讀書慢是一件很糟的事。

與其從頭到尾讀完整本書,只為了增加「已讀書目」的數字;還不如把重點放在如何將書中的忠告,化為改變的起點。這樣一來,對我們的人生才更有實際效益。

別忘了:

通常書裡的忠告都很好,但是,

挑一個就好。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狂野寫作


0

這段筆記,

摘錄自娜妲莉.高柏的《狂野寫作: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》。

自己也不是很清楚,

從什麼時候開始,想要真正地開始「寫作」這件事。

畢竟,工作上沒有這樣的需求。

回顧過往,

除了小學的作文比賽外,

印象中,就只剩大學聯考那場盛事了。

不過,

也都是為了比賽和成績。

仔細想了一下,

懷疑自己可能如同喬治·歐威爾說的:

寫作的強烈動機是來自於「完全的自我中心」。

也就是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、比別人聰明囉!

嗯…是有那麼一點啦!

不過,誰不想呈現自己的優勢?

看看社群平台就一目了然。

於是,再仔細地回想。

兩三年前,廣播人吳若權說到:

寫作是一種極佳的療癒方式。

當時,極度想被療癒的我,決定拿起原子筆。

從寫晨間日記開始。

不受拘束、不管好壞,想寫什麼就寫什麼;

想不出要寫什麼,就還是繼續動筆寫出些什麼。

直到寫滿一張紙。

抒發長期壓力下的抑鬱,

就好像跑到森林裡,對著樹洞大聲喊:

「國王的耳朵是驢耳朵!」

就這樣,用一支筆,

紀錄生活、心情,

也反芻書本與大量的資訊。

漸漸成了不可或缺的日常。

為何寫作能療癒受傷的心靈?

我想,

無論是從事哪一領域的寫作,最後都會指向一條共同的路:

為自己寫作–只為了「自己」這個讀者而寫作–

為此,我們必須學習一件事:

誠實面對自已的一切。

因為每篇寫給自己的文章裡,都不需要委婉與迂迴。

於是,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,我們可以得到:

坦然承認失敗與悔恨的能力,

接受「不完美」的智慧,

以及,活下去的勇氣。

有時回頭看自己寫的文章,

有一種奇異的陌生感;

如同來自另一個平行時空的「天啟」。

彷彿在字與字之間,

向我們展現了

一個更加完整的自己。

你看到了嗎?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寫作,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。


0

今天的資料卡內容,

節錄自陳立飛的著作《寫作,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》(遠流出版)

讀到書上的這幾個句子,「大夢初醒」的感覺又來了。

有些人的文章,詞藻典雅又有韻味,文學素養仰之彌高,當然值得珍藏與回味。

可是,有些作者的文筆,從頭到尾,怎麼看都是些大白話;為什麼也可以引人入勝?

也許,答案就藏在「邏輯」裡。

這真的是個很棒的觀點!

今天本想也針對這個觀點大書特書。

不過,目前腦袋昏沉的我,

恐怕寫出的文章,也只能換得讀者的「一臉迷惘」。

於是,在此打住。

就請大家自行品味其中的奧妙囉!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非虛構寫作指南


0

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。

當美國作家海明威還沒有成名的時候,將作品交給出資者審閱。最後,出資者告訴他,作品需要更加精簡才行。

「把文章裡所有的形容詞都刪掉。」

老實照做的海明威,

過沒多久就寫出了鉅作《老人與海》。

小時候寫作文,想盡辦法就是要充字數。

例如,「引經據典」不只可以顯示自己有學問,另一個功能就是有效地增加版面。

還有,把短句寫長。本來只要寫「當我回到家」,就一定要寫成「當我慢慢地回到自己的家」;明明可以寫「我不知道」,偏偏就要寫「我並不是很了解」。

可是,現在寫文章,每一本教寫作的書都說:精簡、精簡、再精簡。

例如《非虛構寫作指南》(臉譜出版)的作者威廉.金瑟,就把「精簡」這個主題,放在全書(共二十五章)的第二章。

作者認為:累贅是美國人寫作的通病。

不過我想,應該是全世界文明國家都有這個通病吧!

如同愈富有的人,就必須增加行頭的數量與款式,來展示他們與普羅大眾的不同。

寫作的人,為了展現自己的優秀、或為了其他隱晦的原因,採用了

「成千上萬的雜質廢話」

而且,「教育程度愈高或官階愈高的人,

使用這些廢話的比例也隨之增加。」

想起國中時代的一件事。

國二到國三念的是A班,也就是成績最好的班。導師是個認真的數學老師。年紀輕,卻很有帶班的能力,班上同學都很信服她。但不知怎麼地,我就是覺得無法親近她。

有一次,總務股長在班上宣佈事情,最後一句「請各位『利用』下課時間至總務處完成繳費。」

我當時聽著就彆扭,看著這位同學就是不舒服。

直接講「下課趕快去交錢」不就好了?

哪個國中生會這樣跟同學講話?

還不是在台上模仿導師的語氣,還沾沾自喜,以為自己這樣比較成熟?

導師是個好老師,我也打從心底尊敬她。但我想,無法親近她的原因,可能就在她的表達方式上。習慣於拘謹與官樣文章,的確不易出錯;但是,也失去了 真誠交流的機會。

可惜的是,在我當老師之後,也是這樣。

因此,我很認同作者所說:

「清理思想之後,才能清理寫作。」

寫作,就是作者呈現思想的紀錄。

要將自己的思想如實呈現給讀者,並且讓讀者能完整接收到,不只需要學習用詞精確、邏輯思考等技術。還有一個不可少的訓練,是心態的開放。

當我們不夠放鬆、不夠有信心,就會傾向於用更迂迴的手法,包裝內心真正的想法,讓句子看起來更專業、更體面、或者更無害。

因此,我們可以照著威廉.金瑟的步驟:

假裝自己是一個編輯,然後看自己的文章;

一邊讀,一邊將所有「無用」的詞(或句子)用括弧標示出來。

當我們漸漸清理掉那些文章裡「膨風」的累文贅字,也清理了腦中混沌的思緒。

也讓我們進而釐清,寫作的兩個核心問題:

第一個是「我到底想說什麼?」

第二個是「我說了嗎?」

雖然每次刪掉自己所寫的東西,都會捨不得;尤其是自創的「金句」。

不過,已經漸漸習慣按下DELETE鍵。

因為,時間有限。

若不當機立斷,反而得幫「金句」想解套的方法;

結果可能就是:花費更多的時間,甚至將文章搞得四不像。

更難收拾。

人生好像也是這樣。(這句是不是應該刪掉?)

Read More

閱讀筆記:除了死,都只是擦傷


0

書名,很重要。

第一次看到這本《除了死,都只是擦傷》,

對「金句」有點戒心的我,下意識地想吐槽:

只是擦傷?

不也可能截肢、癱瘓或是變成植物人?

「又是雞湯。」

我這樣想。

前陣子,因為對「編輯」這份工作產生興趣,想進一步了解,於是購入這本《除了死,都只是擦傷–一個狂熱編輯的革命工作哲學》(方智出版)。

「也許除了雞湯,還會有些雞肋。」

我這樣想。

作者箕輪厚介真的是很瘋狂。

書上紀錄了他「離經叛道」的想法與作法;

例如,

「若凡事都要符合前例,那就什麼都不用做了。」

「民眾追求的是『有趣』的資訊,而不是『正確』的資訊。」

還有,

「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,這是窮忙上班族的想法。」

真的很難把作者那些荒唐的諸多行為,

例如大學時代在學生證上貼裸照、在公司研習回饋單上寫「這課程有夠無聊!」;還有,自己在居酒屋喝到爛醉之後再去見客戶…

與「出版界的成功人士」聯想到一塊兒。

不過,他對於「工作」的前衛見解,的確可以一窺在日新月異的網路時代,年輕人的想法與未來的方向。

例如,他開設了一個網路沙龍「箕輪輯編室」,召募了一千三百名成員,一起進行文字創作、動畫製作、節目企畫等工作。作者讓這些成員替他編輯的書進行宣傳活動、幫他設計書店內的展示牌等。

而且,這些成員每個月要付一千兩百元的會費給作者。

也就是說,這些成員是花自己的錢,幫箕輪工作。

作者解釋:時下的年輕人,比起錢,他們更需要「快樂」和「趣味」這類成就感。才會出現此種「花錢工作」的奇特現象。

也許,這才是未來的趨勢。

「嗯,不只有雞肋而已。」

我想。

今天的筆記,摘自本書的第四章「做事」。

作者箕輪厚介說,他原本相信,只有花時間用心去製作,才能做出感動人心的書。因此,不論是稿件、標點符號,甚至紙張,都毫不馬虎地再三審查。

但是,當他成立新品牌,提供客戶每月暢讀的服務,逼得他每個月都必須推出新書。因此,製作期從六個月變成了三個月。只能在無法繼續精心製作的情況下,追著期限跑。

但是,他發現;不但出書的品質沒有降低,反而因為有了制約,激發了更高的熱忱以及創意。

這讓我聯想到《原子習慣》也提到一個實驗,與此相關。

一個藝術系的教授將學生分為兩組,任務是在學期末交出一張攝影作品,讓教授打學期成績。

其中一組,要求他們細心觀察大師的作品,精心地思考與設計,等到有了最完美的想法,再拍出最佳的作品。

另外一組,教授則是要求學生拍出大量的作品,不斷地拍,至少上萬張照片;再從中挑一張來當成期末作業。

結果,後面這組,照片品質明顯比第一組高。

我的想法是,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適用這句話。

剛開始學習做事,的確需要滿多的時間思考及琢磨。就像剛走上編輯這條路的畢業生,或者才剛開始拿起相機學攝影的人;若只是不經大腦地拚命衝量,恐怕成果也只會很淒慘,不但挫折感重,而且浪費時間。

不過,有了一些基礎之後,就應該勇敢地嘗試脫離舒適圈。給自己一些適當的壓力,用冒險的精神邊做邊學。

畢竟,有太多技能是無法從別人給予的知識裡學習到;有太多「眉角」要靠自己摸索才能理解;還有,太多無從辨別的真真假假,我們也只能從快速失敗中快速累積經驗。

我們會覺得很難,是因為,

那真的很難。

想像一下:即使可能讓自個兒摔得鼻青臉腫,還是在恐懼中親手拆下輔助輪。不難嗎?

但是我們內心明白:不這麼做,將永遠無法得到自由馳騁的機會。

人生,也許就只能在羨慕與後悔中流逝。

這又是另一種極大的恐懼。

闔上書,雖然對書名仍然不太滿意。但是,

值得。

Read More